top of page



Omega - 第六十八章 土耳其戰爭
1945年6月,蘇聯公開向土耳其提出領土申索,表示土耳其東北部領土乃殘殺亞美尼亞及格魯吉亞人所得來。蘇共在《真理報》和《消息報》頭版刊登1915年亞美尼亞大屠殺照片,要求土耳其立即“歸還西亞美尼亞並向當年受害者賠償”。格魯吉亞及亞美尼亞兩共和國政府亦發布相同內容。外界認為,...
iperialrg
Sep 53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iperialrg
Sep 22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六章 東南亞獨立戰爭
回顧東南亞,日本與同盟國簽訂汶萊條約後,同時制定了日佔各區的接交日期: 印度及緬甸:1945年2月20日 荷屬東印度:1945年2月25日 馬來亞及海峽殖民地:1945年2月28日 印度支那:1945年3月1日 日本在正式撤出以上地區前,秘密與當地民族主義政府合作,並移交所...
iperialrg
Aug 254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五章 和平、反共、建國!
日本在一號作戰成功後,便轉入內陸,消滅剩餘的抵抗勢力。 7月,日軍佔領整個山西省,閻錫山勢力敗退至陝北。隨著日本在8月攻佔廣東省全境,1936年因兩廣事變而下野的陳濟棠在日本幫助下重新出任廣東省長。同時,湖廣兩省國軍敗退,皇軍將主力投入福建及江西,消滅兩地的殘兵。...
iperialrg
Aug 182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四章 一號作戰:豫湘桂淪陷!
汶萊條約公布後,東南亞各國均爆發重大變動: 泰國政府收到消息後立即宣布向盟軍無條件投降,並表示戰時簽訂的一切條約立即作廢,亦退出戰時侵佔的外國領土。2月20日,泰國首相披汶引咎辭職,由親西方的自由泰人運動接管。 而在新加坡的自由印度政府和印度國民軍,因害怕報復,在條約簽訂後...
iperialrg
Aug 173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三章 汶萊條約
6月15日,近衞文麿召開御前會議,討論是否要更改日本的擴張政策。近衞提出,日本應放棄東南亞一帶,以討好英法,並聚焦攻滅蔣介石政權,以取得整個「支那」。 此提議得到內閣及海軍贊成,卻遭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大肆反對。一番爭吵下,天皇裕仁罕有地發話,要求東條接受現實。東條不得違抗皇命...
iperialrg
Aug 165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二章 亞洲爭雄
回顧亞洲戰場,隨著南方作戰展開,日本以大東亞共榮圈理念招攬東南亞民族加入,擴張其帝國影響力。1941年底,緬甸獨立義勇軍成立,協助日軍控制緬甸。 1942年2月,印度國民軍於昭南市(今新加坡)成立,性質類似緬甸獨立軍。同年中,緬甸雖被日軍佔領半年以上,但日本未兌現獨立承諾,...
iperialrg
Aug 153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一章 歐戰終結
回顧巴爾幹中部,1944年貝爾格萊德協定後,德國與意大利在馬其頓及色雷斯設立了兩個共管區。1945年春季,兩國先後休戰,該共管區內的德軍與意軍改由盟軍指揮。 隨著巴爾幹局勢逐漸穩定,南斯拉夫與保加利亞對這兩個共管區提出申索,要求盟軍儘快歸還領土。色雷斯共管區的領土申索得到快...
iperialrg
Aug 151 min read
Omega - 第六十章 希臘內務
回顧希臘,1944年2月11日,意大利軍隊撤出希臘,並正式承認「 希臘國 」的外交地位。該日隨即被希臘政府宣布為「自由日」,後世亦視之為希臘重新獨立的日子。 「希臘國」雖為德國在佔領希臘後設立的傀儡政權,但不受國際承認,且掌控傀儡軍「保安營隊」。重新獨立後,不少抵抗運動人物...
iperialrg
Aug 142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九章 「獨立」國的終局
1945年初,南斯拉夫共產勢力接連攻陷赫塞哥維那及禾獲甸那,逼近克羅地亞本部。 4月,德國及意大利相繼休戰,獨立國失去了靠山的支持,也面臨亡國的困境。 4月6日,兼任克羅地亞國王的意大利王族托米斯拉夫二世宣布退位。與此同時,得知意大利投降消息的南斯拉夫軍隊迅速向達爾馬提亞及...
iperialrg
Aug 121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八章 阿爾及爾休戰條約
自1943年盟軍發動諾曼第登陸以來,法國再度成為戰爭前線,使意大利本土安全受到威脅。1944年,盟軍又發動「龍捲風行動」,成功佔領整個北非,使意大利帝國陷入嚴重危機。到1945年初,南斯拉夫共產游擊勢力快速擴張,威脅亞德里亞海沿岸的意大利領土,意大利面臨三方包圍,戰略形勢極...
iperialrg
Aug 113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七章 北歐光復
回顧北歐局勢,蘇黎世條約簽訂後,丹麥、挪威與瑞典三國的德軍均被盟軍接管,需聽命於盟軍最高司令部。不同於捷克斯洛伐克,盟軍並未立即要求德軍撤出,反而命令其繼續駐守當地,直至盟軍部隊正式接管。 4月初,挪威國王哈康七世下令取締非法吉斯林政府,並通緝其要員。盟軍司令部指示德軍拘捕...
iperialrg
Jun 301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六章 匈牙利再變?
回顧匈牙利,薩拉希在聽聞蘇黎世條約後,即時宣布匈牙利退出軸心國,並聲稱國家在此次戰爭中保持中立。同時,他緊急召回所有仍在國界外作戰的匈軍士兵,以鞏固國防。為避免招惹不必要麻煩,薩拉希同時宣布撤出所有非法領土。 然而,國內危機重重。反對派見機不可失,試圖以武裝革命推翻法西斯政...
iperialrg
Jun 261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五章 捷克大地,我的家!
回顧斯洛伐克,自蘇黎世條約簽訂後,德國新政權便停止支持圖卡政府。1945年4月6日,德軍在同盟國要求下撤出斯洛伐克保護區,使全國陷入混亂。各派起義軍見此契機,立即向圖卡政權發起攻擊。經過斯洛伐克民族起義一役,政府軍已損兵折將,加上後來蒂索勢力遭清洗,斯國官兵已極度衰弱,不堪...
iperialrg
Jun 192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四章 從廢墟中崛起
蘇聯佔領德國東部領土後,將西里西亞一帶直接併入蘇屬波蘭,而東普魯士則採取「波蘭模式」,在當地舉行「公投」加入蘇聯。 1945年9月21日,東普魯士佔領當局宣布12年前被納粹黨取締的「德國共產黨」重新籌組,由德國流亡共運家威廉·皮克擔任黨主席。然而,皮克曾與其他政治傾向的反納...
iperialrg
Jun 121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三章 德國內戰
條約簽訂後,國防軍及親衛隊繼續攻勢。 4月中,親衛隊迅速撲向國防軍兵力空虛的德國中部,攻陷安和爾特、霍爾斯坦,又包圍漢堡。國防軍則死守勃蘭登堡及紐馬克地區,防止親衛隊勢力攻入首都柏林。 4月16日,海因里希宣布納粹黨民兵組織「普魯士防衛軍」改組為「人民衝鋒隊」,並將徵兵區擴...
iperialrg
Jun 83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二章 蘇黎世休戰條約
從2月底至3月初,希特拉、里賓特洛夫以及毛奇領導的反納粹克萊紹集團相繼抵達會議地點。德國外交部與反希派早已串通,希特拉進入瑞士境內時,已完全被施陶芬伯格等人控制。盟國方面,法、英、美均派遣使節參與談判。 3月3日,談判正式開始。盟國提出「五點原則」:...
iperialrg
Feb 254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一章 德國大變天
回顧德國局勢,新年伊始,蘇聯兵援抵達德國,陸續被派往西線戰場與盟軍作戰。蘇聯士兵的出現象徵著蘇德聯手對抗西方的決心,但龐大的蘇聯工業與兵力意味德國若繼續作戰,將陷入持久戰泥沼。西方因此開始謀求對德有條件求和的可能性。 德國在近兩年已完全喪失非洲及中東控制,西線和南線屢戰屢敗...
iperialrg
Feb 132 min read


Omega - 第五十章 德蘇瓜分北歐
回顧西方,自從蘇聯入侵羅馬尼亞,德蘇關係明顯出現裂痕,盟國便找準機會試圖讓蘇聯轉投陣營。 如此一來,軸心國勢力便會四面受敵,加速德國的滅亡。 在哥尼斯堡會議前後,西方與蘇聯使節多次密會,嘗試說服蘇聯加入同盟國一方。 但史太林深知,即使擊敗德國對蘇聯有益,沒了德國的緩衝,西方...
iperialrg
Feb 72 min read


Omega - 第四十九章 條約後巴爾幹局勢
回顧羅馬尼亞,蘇聯在德蘇邊境撤兵後,將部分兵力調自羅馬尼亞,以求以最快速度攻佔全個羅馬尼亞。11月15日,紅軍突然向羅馬尼亞發起進攻,使羅馬尼亞防線全面崩潰,這意味安東尼斯古對人民的承諾落空。 16日,策劃多日的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聯同國內共產黨人發動政變,並下令逮捕安東...
iperialrg
Feb 63 min rea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