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dern Architecture

Omega - 第六十八章 土耳其戰爭

1945年6月,蘇聯公開向土耳其提出領土申索,表示土耳其東北部領土乃殘殺亞美尼亞及格魯吉亞人所得來。蘇共在《真理報》和《消息報》頭版刊登1915年亞美尼亞大屠殺照片,要求土耳其立即“歸還西亞美尼亞並向當年受害者賠償”。格魯吉亞及亞美尼亞兩共和國政府亦發布相同內容。外界認為,這是史太林意欲入侵土耳其的前兆,但土耳其政府選擇不回應,試圖平息事態。


10月,受伊朗馬哈巴德地方政權指使,土耳其東南邊境出現庫爾德族民眾挑釁事件。一名土耳其士兵在拘捕鬧事者後,不慎將其打死。事件隨即被蘇聯與伊朗宣傳部放大,引起庫爾德社群不滿。11月5日,凡城庫德人上街抗議土軍暴行。土耳其政府意識到這是蘇聯陰謀,僅派防暴警察維持秩序,封鎖消息。11月11日,警民對峙中誤擊一名途人,導致其重傷。


事件受到蘇聯與伊朗官媒大肆報導,伊朗甚至將事件定性為“起義”。安卡拉指責暴徒受境外反土勢力指使,要求警方嚴正執法。蘇聯隨後發出“最嚴重警告”,命令土方停止暴行,並“鄭重地對庫爾德及其他少數社群展開對話”。11月22日,伊朗對土耳其宣戰,土耳其亦隨即回應宣戰。兩國長期在國境屯兵,旗鼓相當,戰事膠著。土耳其政府趁機血腥鎮壓庫德族起事。


12月21日,蘇聯以“土耳其暴行不可容忍”為由對土耳其開戰,但未從陸地邊界進攻,而是派兵渡海攻佔黑海沿岸,利用兵力優勢與長海岸線,使土耳其難以防守。1946年1月初,蘇軍已在特拉布宗及奧爾杜建立根據地,並從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出兵,與伊朗部隊共同推進戰線。西方則組成“聯合國軍”,從愛琴海諸島攻打土國西南沿海,保加利亞與希臘分別提供通路,試圖奪取伊斯坦堡及海峽控制權。


1946年1月中 近東局勢

ree

兩軍雖互不干涉,但同時進攻同一目標。土耳其軍隊成功抵抗,使雙方無法攻入伊斯坦堡城內。1946年2月18日,軍方認為總統阿特西茲無能,再度策畫軍變,安排極右派政客阿爾帕斯蘭·突厥士為總統。西方曾提議與蘇聯協商共同攻占伊斯坦堡,遭蘇聯拒絕,但雙方最終因西方急於求成而達成默契,並在1946年4月8日簽署《都柏林協定》。


條約內容包括:

  1. 同盟國與蘇聯終止敵對關係,恢復正常外交;

  2. 承認領土完整及加盟共和國不可分割;

  3. 同盟國承認伊朗人民共和國,撤銷對其資產宣稱;

  4. 雙方共同承認巴爾幹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及阿拉伯半島邊界為永久國界;

  5. 伊斯坦堡建立自由市及非軍事區,後由聯合國審議落實。


5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98號決議,在土耳其海峽建立自由市及非軍事區。4月,蘇聯與伊朗在土耳其東部鞏固勢力,但未繼續西進至小亞細亞內陸。5月初,聯合國軍成功控制安那托利亞西部;5月20日,伊斯坦堡城破,但土耳其仍掌控亞洲部分。土軍重整後,聯合國軍不再進攻。


6月1日,雙方代表宣布“君士坦丁堡自由市”成立,涵蓋土耳其歐洲領土,為非軍事區,設兩院制議會及選舉產生市長。撤軍日暫定為1946年10月1日。7月,蘇聯將新佔領土併入格魯吉亞共和國與亞美尼亞共和國,並在東南部成立“庫德斯坦共和國”,作為蘇聯衛星國。


6月7日,聯合國軍監督下,反對派領袖巴亞爾在伊士麥成立土耳其民主黨及臨時政府,定都安塔利亞,並恢復土耳其國民大議會。巴亞爾任臨時總統,宣布國會及總統大選將於11月舉行。


9月15日,安塔利亞政府宣布於20日內撤出達達尼爾及巴勒克西爾兩省軍隊。安卡拉政府拒絕撤軍,君士坦丁堡議會通過緊急議案,允許聯合國軍及蘇軍在自由市內十個指定軍事基地駐兵,雙方衝突一觸即發,卻未發生實質交戰。


1946年10月中 近東局勢

ree

Recent Posts

See All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Omega - 第六十五章 和平、反共、建國!

日本在一號作戰成功後,便轉入內陸,消滅剩餘的抵抗勢力。 7月,日軍佔領整個山西省,閻錫山勢力敗退至陝北。隨著日本在8月攻佔廣東省全境,1936年因兩廣事變而下野的陳濟棠在日本幫助下重新出任廣東省長。同時,湖廣兩省國軍敗退,皇軍將主力投入福建及江西,消滅兩地的殘兵。...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