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dern Architecture

Omega - 第四十二章 勝利之路漫漫長

回顧埃及,自從軸心國撤出蘇彝士運河後,運河當局立即展開緊急搶修,希望能盡早恢復通航。彼時,意大利海軍仍掌控地中海東半部,使軸心國補給船得以源源不斷輸送至北非各大港口,保證了其繼續作戰的能力。


反觀盟軍,卻因東線補給困難陷入僵局。所有軍需物資均須依靠漫長的陸路運輸,補給線過度拉長,使得英軍在計畫進攻利比亞時缺乏十足信心。加之蘇彝士運河自1942年以來未曾大修,1944年的數場激戰更令運河滿目瘡痍,修復難度極高。因此,直至1944年10月,運河才重新開放,讓皇家海軍能順利通行。


回顧歐洲,巴黎光復之後,盟軍於當地形成了一個突出部。面對德軍的三面包圍,這片突出部成了對盟軍意志與戰力的嚴峻考驗。「突出部之戰」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揭幕。


盟軍佔領區內仍殘存新齊格斐防線,這對盟軍進一步推進構成嚴重阻礙。因此,巴黎光復後,盟軍立即加派兵力,專注拆除防線殘餘。其效果立竿見影,使更多部隊能快速抵達並擴大突出部,同時提升了戰場調度的靈活性。


5月30日,盟軍攻入魯昂;6月7日,沙特爾亦告陷落。與此同時,巴黎周邊的部隊分別向南、北兩翼推進。雖然在南部防守嚴密地帶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卻成功令德軍北部防線陷入疲態。


7月7日,盟軍再克克雷伊;8月3日,貢比涅告捷。此後,盟軍的矛頭直指北方重鎮——亞眠。


1944年8月中 法國局勢

ree

Recent Posts

See All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