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 - 第四十七章 何處是我家?
- iperialrg
- Nov 23, 2024
- 2 min read
另一邊廂,捷克合作主義者、傀儡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總統埃米爾·哈查眼見德軍鎮壓起義多日無效,完全對德國政府失去信心。
一直選擇忍辱負重的哈查認為時機已到,於10月30日中午12時在電台呼籲捷克人即時起義。
效忠於哈查的保護國政府及軍隊立刻加入起義。下午1時,哈查被逮捕,但這卻加劇了捷克人的不滿。
在哈查被捕幾小時內,早已不滿納粹暴政的布拉格市民上街暴動,打響了捷克起義的第一槍。布拉格全市迅速陷入混亂,捷裔居民與德裔居民發生械鬥。
保護國總督威廉·弗里克下令「全力鎮壓」,國境內的國防軍傾巢而出。但捷克軍事工業發達,使得德軍不敢大規模動用炸彈及飛彈鎮壓。起義在四日內由布拉格及捷克—斯洛伐克邊境擴展到全個保護國。
11月3日,親衛隊被派遣到捷克,目標為「滅絕捷克族人口」。隨後在保護國內展開了針對捷克人的大屠殺。屠殺倖存者則被送入集中營,淪為奴工。
11月14日,隨住哥尼斯堡條約公布,德軍撤出波蘭,並將波蘭的兵力轉移到捷克斯洛伐克以鎮壓當地的民變。
在德軍壓倒性優勢兵力下,兩地起義軍潰不成軍,使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在12月初中止。
為逃避德軍追殺,大量捷克斯洛伐克人逃入波蘭邊境內。
即使在蘇聯接管波蘭後,當地的捷克斯洛伐克難民亦未被驅逐,以作為將來可能對德的談判籌碼。
1944年11月21日,希特拉宣布裁撤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並解散官方唯一合法政黨國家統一黨。當地改設「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戰區」,由國防軍軍事管理,代表捷克族人的公民權被剝奪。
戰區專員府頒布新法,嚴重限制了捷克人的人身自由,並打壓捷克語在公共場合的使用,使當地加速德化。同時,捷克多地大興土木建設集中營,以取代奧斯維辛的功能,而關押的對象亦增加了捷克人。
在此後數年,大量捷克戰俘及平民被強行送入集中營,作為捷克暴亂的報復。
12月1日,斯洛伐克總統約瑟夫·蒂索由於處理暴亂不力,被「問責下台」,後遭誣陷「通敵」罪名,鋃鐺入獄。翌日,納粹黨安插斯洛伐克二號人物、人民黨激進派領袖窩伊捷赫·圖卡擔任斯洛伐克總統。
5日,希特拉為確保盟友忠誠,要求德國勢力範圍內各傀儡國更改國旗至與卐字旗相似的樣式。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與塞爾維亞先後跟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