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dern Architecture

Omega - 第四十一章 馬格里布戰役

回顧馬格里布,5月中盟軍攻入阿爾及利亞邊境綫內。在盟軍與民兵的通力合作下,奧蘭在5月25日被攻克。其後,盟軍在阿爾及利亞西北部繼續取得勝利,穆阿斯凱爾及埃利贊分別在6月6日及9日被攻克。


與此同時,法國遠征軍通過阿爾及利亞解放陣線所控制的南部沙漠,支援在拜萊茲馬山脈抵抗的民兵。雖然起義軍已經取得大部分山區的控制,但各個平原城市之間的主要通路依然被德軍掌控,而單靠起義軍之力並無法攻陷這些地方。


6月15日,法軍攻佔比斯克拉,更於翌日攻取漢舎萊,這使拜萊茲馬山區與南部沙漠的陸路聯繋成功打通。


21日,阿解陣向吉傑勒發動突襲,展開一連六日的圍城戰。吉傑勒靠山環海,易攻難守,德軍更無法發揮其所擅長的裝甲戰。27日,城內守軍投降,此例後成爲游擊隊擊敗正規軍的一經典案例。


吉傑勒被攻陷後,意味盟軍及游擊隊已經將阿爾及利亞中部同東部陸路上分隔開來。德軍來往阿爾及利亞東西將變得困難。而對於盟軍,阿爾及爾已然變得近在咫尺。


1944年7月初 阿爾及利亞局勢

ree

在突尼西亞,埃及調派來的軸心國軍隊一登陸便展開對游擊隊的大規模掃蕩,使意大利得以重新奪回南部數省的控制權。這場持續到8月末的行動,徹底削弱了突尼西亞的抵抗力量,游擊隊陷入極端劣勢。同月,意大利佔領軍修建集中營,大量黑腳家庭被關入其中,許多阿拉伯村落的居民更被強行驅逐到阿爾及利亞,導致整片鄉村人口清零。這段歲月後來被突尼西亞民族主義者稱為 「苦難的行軍」


軸心國眼見北非戰場日益頹勢,似乎打算將僅存的突尼西亞建造成「最後堡壘」。

然而,局勢很快轉折。8月15日,阿解陣與法軍在經歷一個多月的攻勢後,已取得阿爾及利亞大部分地區的控制,僅剩首府阿爾及爾依然在德軍之手。17日,法國軍艦開始炮擊阿爾及爾,19日游擊隊與正規軍由兩面夾擊入城。進攻比預期順利,不出三日,德國守軍即行投降。21日,全阿爾及利亞宣告解放。


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者聽聞突尼西亞慘況後,仇恨激化。阿解陣內的激進派以「以牙還牙」之名,在其控制區內修建集中營,專門扣留滯留境內的德、意軍民。戴高樂政府雖對此舉深感不安,但由於阿解陣在阿爾及利亞戰役中掌握主導權,法國當局在戰事未決之前亦不敢公開強烈反對。


至此,戰爭的下一幕揭開:隨着阿爾及利亞完全落入同盟國之手,法國與德軍在突尼西亞邊境正面對壘,一場曠日持久的會戰已經無可避免。

Recent Posts

See All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