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 第十九章 伊拉克大反攻
- iperialrg
- Mar 26, 2024
- 2 min read
回顧中東,自從伊拉克、伊朗兩地被佔領後,由於油田開採停擺,盟軍的石油供應出現嚴重短缺。沙地阿拉伯王國北岸油田自1938年開始開採,由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壟斷經營。隨著中東多地相繼被佔領,美國政府要求標準石油公司供應盟軍使用,以勉強維持英軍石油供給,但也使沙地阿拉伯間接捲入戰爭之中。
1943年2月初,維希法國及土耳其在佔領區開始建制,同時盟軍將部分西奈半島兵力調往伊拉克,準備執行名為「鐵斧作戰」的對土耳其反攻。
1943年3月12日,盟軍突然出擊土耳其下兩河總督府,土軍德籍指揮官哈瑟即時派兵迎戰。這是二十餘年來,德國指揮官再次指揮土耳其軍隊防守英軍進攻。
3月20日,英軍由防守薄弱的西部突襲巴格達城,將土軍切成兩半。至月末,英軍完成對土軍包圍網,南面土軍退入迪瓦尼耶城。
4月5日,英軍攻擊防守薄弱的上兩河都護府;7日逼近底格里斯河。其後,英軍透過當地向伊拉克東北發動進攻。然而,土伊邊境一直駐守的伊朗人民軍刻意製造邊境衝突。
4月13日,伊軍向土耳其控制的巴格達都護府發動攻勢。土軍頑強抵抗,但伊軍擁有兵力優勢。經過數日激烈攻擊後,伊朗於16日在哈拉布加城突破防線,17日佔領哈拉布加及附近地區,攻勢隨後暫停。
1943年4月18日 伊拉克局勢

3月20日,經過一個月的激烈抵抗,迪瓦尼耶城土軍正式投降。巴格達附近的土耳其勢力也被英軍逐步清除。
3月22日,土耳其提出議和。盟軍顧及伊朗軍力日漸增強,為避免刺激其,決定接受議和。
3月25日,土耳其總統伊納尼到巴格達出席和談。由於伊朗威脅迫在眉睫,雙方約定以戰爭前線為新邊界。英國要求土耳其賠償共150萬英鎊,伊納尼據理力爭後,最終金額下調至90萬英鎊。
3月30日,雙方正式簽訂《巴格達和約》,條款如下:
1. 土耳其共和國停止對盟軍作戰
2. 土耳其歸還下兩河總督府全區予伊拉克王國
3. 土耳其歸還巴格達總督府全區予伊拉克
4. 土耳其歸還上兩河總督府之伊拉克管區予伊拉克
5. 土耳其向同盟國賠款合共90萬英鎊 在14年內分期歸還
6. 雙方戰俘留待翌年元旦歸國
7. 以上條款立即執行
由於形勢突變,原本計劃於5月1日再次進攻伊朗的行動被迫取消。戰後,土耳其更加注重南境及東境防務,而盟軍則在伊拉克邊境地區持續增加兵力。
巴格達和約簽訂後伊拉克局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