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dern Architecture

Omega - 第二十章 1942年的歐洲 (二)

1942年下半年,歐洲軸心國控制區開始出現游擊隊活動,尤其是在1941年被軸心國迅速攻佔的巴爾幹半島最為激烈。


在前南斯拉夫克羅地亞地區,共產份子約瑟普·鐵托帶領「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在巴爾幹展開攻城掠地。由於大部分南斯拉夫居民反對德軍入侵,游擊隊得到廣泛支持,使得德國及其克羅地亞傀儡國無法有效控制巴爾幹內陸。同時,一部分右翼塞族游擊隊,即切特尼克運動,選擇與軸心國合作,被編入塞爾維亞救國政府軍中。克羅地亞獨立國作為納粹的盟友,不願與塞族人為伍,這進一步加深了塞族人與克族人的矛盾。


在意大利控制區,希臘人成立「希臘民族解放陣線」,在山地展開游擊戰。阿爾巴尼亞共產份子恩威爾·霍查成立「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陣線」對意軍反抗,並贏得部分民眾支持。北伊庇魯斯希臘人的游擊隊則繼續對抗意軍及阿爾巴尼亞勢力。同時,保加利亞及希臘分別出現「祖國陣線」和「希臘人民解放軍」的共產游擊隊,引起史太林注意。


根據基輔盟約,巴爾幹地區的利益應歸德國,蘇聯不得干涉,但史太林在利益面前決定暗中觀察,並於1943年初與保加利亞共產黨高層秘密聯繫。察覺到風聲的德國阿勃維爾,則準備在前波羅的海三國發動游擊戰,並在東普魯士建立基地培養人才。


自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起,納粹黨奉行「純種雅利安人至上」政策,開始迫害被視為「不潔低等種族」的人群。1940年,納粹在德佔波蘭奧斯維辛建立集中及滅絕營,將大量猶太人、吉普賽人以及波蘭等斯拉夫人從各城市猶太聚集地運至奧斯維辛,進行強迫勞動、活體實驗及屠殺。


大量猶太人被迫逃往外國,其中英美接收最多,部分逃至蘇聯尋求庇護,但蘇聯自1941年基輔同盟後拒絕接收猶太難民,部分已抵達者亦被遣返原國,隨後由納粹親衛隊接管送往奧斯維辛。直至1943年初,已有約二百萬猶太人在大屠殺中喪生。由於大屠殺過於殘暴,納粹極力掩蓋消息,利用國家機器洗腦人民,普通德國民眾難以得知真相。


羅馬尼亞獨裁者伊昂·安東尼斯古亦參與迫害猶太人,在國內發動多次反猶暴動並與德國合作。意大利方面,墨索里尼自1938年起立法對猶太人進行歧視,但實際上意大利本土及佔領區的猶太人並未受到大規模迫害,政策多為政治操作。


同時,納粹在佔領國強徵民工到德國本土、波蘭、法蘭西及捷克等地,被視為「劣等民族」的勞工在企業、政府及軍隊中工作。斯洛伐克及克羅地亞獨立地位被德國承認,得以幸免於大規模迫害。

Recent Posts

See All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