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dern Architecture

Omega - 第二十二章 西非戰役

適逢埃及戰役剛剛結束,柏林與羅馬於1942年12月29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調派兵力進攻法屬中非。經評估後,希特拉與墨索里尼認為計劃可行,即時由埃及調兵,預計於1943年2月開始行動。為避免法國再度出風頭,希特拉並未邀請法軍參與此次行動。


察覺到動靜的軍情六署即時通知軍部。尼日利亞的皇家西非前線部隊於1943年1月14日先發制人,兵分兩路出擊,中西非戰場正式開啟:

第一路:進攻維希控制的尼日殖民地,直撲首都尼亞美。

第二路:與西面黃金海岸的軍隊配合,包抄法屬多哥蘭與達荷美,此役被稱為第二次多哥蘭戰役。


1月15日,自由法軍配合進攻尼日東部的沙漠地區。得知殖民地被偷襲的貝當大驚,即時要求維希軍進擊被法國包圍的甘比亞及塞拉利昂,以作反擊。同時,貝當聯絡希特拉要求增兵,卻遭希特拉拒絕。


1月17日,意軍先頭部隊由利比亞南下進入乍得。乍得地廣人稀,意軍不費吹灰之力即佔領北部大片沙漠。


1月18日,甘比亞淪陷,並併入塞內加爾殖民地,塞內加爾隨即改稱為塞內甘比亞。


1月23日,塞拉利昂投降,併入法屬幾內亞管理;同日,英軍兵臨尼亞美城下。尼日總督讓—弗朗索瓦·托比臨陣變節,宣布支持自由法國。


1月25日,象牙海岸亦宣布變節。貝當震怒,宣布即時通緝兩位總督,並要求其他殖民地不得投敵。


1月30日,法屬多哥蘭與達荷美淪陷,英國即時接管法屬多哥蘭,達荷美則移交予自由法國。


1943年3月初 西非及中非局勢

ree

乍得方面,3月23日首批意軍抵達乍得湖,其後德意志非洲軍團派兵南下。


4月3日,在乍得湖集結數千精兵的軸心國部隊南進,進攻乍得首都拉密堡。5日,德意聯軍兵臨拉密堡。戴高樂親自下令:“所有乍得官兵必須戰鬥至死”,然而乍得殖民地部隊裝備落後,不敵軸心國精兵。


4月8日,經過五日激烈抵抗後,乍得政府宣布投降。9日,盟軍渡河進攻喀麥隆與尼日利亞北部。12日,由於歐洲白人部隊不適應非洲氣候,繼續南推可能面臨瘧疾、登革熱等熱帶病風險,盟軍遂停止進攻,主力駐守拉密堡一帶,約三分之一兵力則向東推進,與埃及南下的軍隊配合入侵英埃共管的蘇丹。


此時,西非戰況告急。象牙海岸與尼日利亞倒向盟軍後,當地維希法軍掉轉槍頭,與英軍一同進攻法屬蘇丹。4月15日,盟軍逼近蘇丹首府巴馬科。為防蘇丹總督奧古斯特·卡維爾投降,維希政府派遣兩名貼身護衛“保護”其安全。


4月21日,兩軍於巴馬科交戰期間,利比里亞總統埃德溫·巴克萊突然向德國及維希法國宣戰,並偷襲塞拉利昂。由於大量維希法軍已調走支援其他戰線,加上維希政府依仗天險,未加強防守,在盟軍海軍協助下,利比里亞部隊沿海岸線順利推進。


4月28日,巴馬科淪陷,蘇丹總督卡維爾在絕望中跳入尼日河,不久溺亡。5月初,盟軍登陸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5月5日幾內亞總督被擒,幾內亞投降;利比里亞趁機吞併整個塞拉利昂。至此,維希法國控制區僅剩塞內甘比亞與茅利塔尼亞。


為保護北非,德軍隨即向撒哈拉南部增兵,以防處於撒哈拉的盟軍北上反攻。


1943年5月中 中西非局勢

ree

回顧東非戰況,5月12日,英埃蘇丹首府喀土穆被意軍從兩面包圍。駐守當地的皇家非洲兵團誓死抵抗,但寡不敵眾。


5月21日,喀土穆淪陷,蘇丹總督胡拔·赫德斯頓撤往蘇丹南部,繼續組織抵抗。


其後,意軍抵達蘇丹與阿比西尼亞邊境,並與當地親意大利游擊隊接洽,使意大利得以透過陸路及尼羅河向游擊隊提供補給。


然而,由於英國在紅海的海軍力量依然穩固,蘇丹港、厄立特里亞及索馬里沿岸地區仍由英軍牢牢掌控,確保了沿海的戰略優勢。


1943年6月 東北非局勢

ree

法屬西非遭到入侵後,維希法軍表現不堪一擊,使希特拉非常不滿。實際上,西非地區的戰鬥部隊多為殖民地軍,裝備落後,在遭到偷襲時無法有效抵抗。此外,希特拉拒絕允許維希法國增兵,導致維希精銳部隊無法出擊。加上西非殖民地官員對歐洲局勢多持觀望態度,對納粹及貝當並不忠誠。


5月1日,德國以「協防阿爾及利亞」為由,強行進駐北非,並在當地劃分「駐軍區」,貝當不敢提出抗議,只能默許。7日,意大利以同樣理由進駐突尼西亞,貝當同樣無法抗拒,只得要求法軍撤出。


5月25日,美軍空降兵登陸塞內甘比亞首府達喀爾,同時在前甘比亞首府巴塞斯特登陸,控制甘比亞河一帶。26日,塞內甘比亞總督府投降,歸順自由法國。


隨後,維希軍改變策略,將剩餘兵力集中於塞內加爾河北岸,務求死守。德軍亦於當地增兵,德意志非洲軍大將路德維希·克呂韋爾被委任為西非所有軸心國兵力指揮官,雙方在塞內加爾河沿線陷入僵持。


美洲方面,法屬圭亞那在1943年4月,自由法國於西非開始反攻後宣布支持自由法國,6月法屬西印度群島亦宣布支持自由法國。至此,全球法國殖民地中,僅剩被日軍佔領的印度支那仍支持維希法國。

Recent Posts

See All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