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odern Architecture

Omega - 第三十一章 1943年的歐洲 (三)

Updated: 9 hours ago

自1943年下半年起,隨著盟軍反攻,德軍屢戰屢敗,法國與非洲多處土地被奪回,史太林開始對德蘇同盟的持續性產生懷疑,並考慮是否應轉投盟軍陣營。


同時,德國對蘇聯的不信任亦逐漸顯現。1943年底,德軍開始向德蘇邊境增兵。雙方雖暗中規劃軍事行動,但暫未爆發全面戰爭,主要行動包括:

  • 亨利(新巴巴羅薩)行動:德國東進攻打蘇聯

  • 加里寧行動:蘇聯對抗新巴巴羅薩行動

  • 祖國進行曲作戰:蘇聯閃擊巴爾幹


在此策略下,波羅的海三國的森林兄弟於1944年初活動減少,東巴爾幹呈現短暫平穩。德軍得以調兵鎮壓西巴爾幹的本土抵抗組織,使局勢一度逆轉。


西歐局勢

自1943年12月起,法國戰線陷入壕溝戰,盟軍雖清楚這種僵持不可避免,但擔心拖延士氣與國民情緒。於是,盟軍於1944年1月開始規劃突破防線的方法,即「市場花園行動」:

  • 派遣美、英、加航空兵團降落至德軍後方

  • 利用德軍空中劣勢支援地面行動

  • 與巴黎當地抵抗組織聯絡,以實現內應外合


巴黎市民長期受德軍暴政壓迫,已積極準備在戴高樂命令下揭竿而起,為解放行動做準備。

Recent Posts

See All
Omega - 第六十七章 土耳其內務

回顧中東,土耳其在1943年連年失利後失去所有早前獲得的領土,使國內反對派十分憤怒。大量極右派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組織民眾上街遊行,抗議土耳其政府的軟弱無能。此時,土耳其由共和人民黨一黨執政,異見份子因無法透過政治渠道抒發己見而爆發暴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