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ega - 第五章 日美華盛頓密約
- iperialrg
- Sep 9, 2023
- 3 min read
回顧亞洲,日軍在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後,泰國民族情緒高漲,在首相鑾披汶·頌堪治的領導下,泰國向法國發動進攻,試圖取回殖民時代失地。泰軍隨後進入印支西部及南部,將其併入泰國本土。次年1月,兩國在日本的調停下開始講和。日本提議將法國割讓更多柬埔寨北部的領土,以換取法國保留老撾,泰國同意,雙方在1月31日交換領土。
在亞洲局勢中,蘇聯與日本於4月13日在莫斯科簽署了日蘇中立條約,規定蘇聯與日本互不侵犯。此條約導致蘇聯正式停止援助中國,中日戰爭局勢逐漸倒向日本。然而,同月羅斯福將中華民國納入租借法案中,使中國亦能獲得美國武器。
7月,日軍南侵印度支那餘下地區,這導致美國多年對日本積聚的不滿終於爆發。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日軍撤出中國和印度支那,26日,美國更宣布對日本進行多項戰略物資的禁運,包括石油,並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英國與荷蘭隨後跟隨,形成了對日本的"ABCD包圍網" (American, British, Chinese, Dutch)。日本面臨石油供應中斷的危機,引起了全國的恐慌,帝國議會開始討論對策。日本在其後幾個月向三國提供多份提議,但均遭否決。
10月,日本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可能要向美國開戰。在此時,以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為首的一派認為應該儘快與美國開戰,趁機擊敗美國。然而,首相近衞文麿聽取了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建議後,提出了最後一個方案。
近衞表示,假如這個方案最終失敗,則會辭職,將首相一職留給更適合的人選。10月16日,在御前會議後,近衞決定派遣具有皇族血統的東久邇宮稔彦王與美國進行談判。同日,日本向美國發出電報,表示稔彦王將親赴華盛頓談判,並要求美國儘量對此保密。
美國見有日本皇族親自下場而不敢怠慢,即時開始準備,並為其安排酒店及臨時的假身份。為了保密行程,稔彦王在20日收到駐日美國領事通知後才出發。他妝扮成一般旅客乘船橫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西岸後與專人交接,再乘大陸橫貫鐵路抵達華盛頓。由於旅程需時,稔彦王在月末才抵達美國,並於11月1日開始談判。
稔彦王在談判時表示,日本尊重美國對太平洋的主導權,願意放棄一戰後在南洋所獲得的島嶼。同時,日本將不會支持軸心國其他成員在歐洲的戰爭,也無意與美國開戰。日本的唯一要求只是荷屬東印度、英屬緬甸、馬來亞、海峽殖民地及沙拉越王國之資源,美國只需默許日本攻擊之。
然而,美國進一步要求日本割讓小笠原群島,並要求日本在美國要求時幫助其戰爭。稔彦王惟有答應,但表示只會割讓小笠原群島中的火山列島及沖之鳥島。美國同意,兩國於11月7日簽定了"日美華盛頓密約",條文如下:
日本承認美國於整個太平洋的利益,當太平洋發生局勢變動,利益歸於美國,日本不得干涉
承上條,日本將割讓一戰中在太平洋所獲得的一切領土及領海,外加火山列島、南鳥島以及沖之鳥島之領土及領海
美國承認日本在東南亞的利益,當東南亞發生局勢變動,利益歸於日本,但美國保留出兵干涉之權利
承上條,東南亞之定義為荷屬西巴布亞以西以及菲律賓群島以南之所有海上東南亞以及全個印度支那半島之領土、領海及附屬島嶼
美國將以"假戰"方式佔領以上所劃歸美國之領土
承上條,為求真實,日本將預期在"假戰"中承受450人以內傷亡;美國則為250人以內
美國將不會解除對日禁運
日本將在歐洲軸心國目前對同盟國戰事中公開保持中立
日本在美國要求下將支援未來對軸心國之戰爭
此條約將不得公開 若任何一方將其公開條約即會失效
條約將於12月15日前正式執行
Comments